如何看懂国潮风尚背后的主流话语
作为品牌人,你是不是能感觉到,“国潮”成为风尚,传统文化成了流行。中国文化成为“品牌人”操作营销案例的“富矿”。
事出必有因。为什么兴起这种现象?到底这背后的文化机理是什么?怎么来利用这些规律做好品牌?以下是揭秘时间……
品牌人都知道,主流的社会现象都是在“主流话语”的推动之下形成的。在品牌建设过程中,如果善用主流话语推动力,制造“现象级”议题,就可以乘风扶摇,事半功倍。
因此,我们需要探究,传统文化的复兴是被什么主流话语推动的?
在这个过程中,有没有发现“文化自信”这个概念越来越频繁地被提起。今年3月22日,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又双叒提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。从前向后推,“文化自信”这个概念被明确提出且反复提起,已经历经7年。
文化自信意味着什么?
以下就帮大家梳理习大大反复提及的“主流概念”,下面是习大大在各种公开讲话中对于“文化自信”的论述浓缩版,来,上干货。
——2014年10月15日
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是坚定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——2015年11月3日
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。
——2016年5月17日
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。
——2016年7月1日
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
——2016年11月30日
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坚定文化自信,是事关国运兴衰的大问题。
坚定文化自信,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。
——2019年8月19日
独特价值体系、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,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,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。
——2019年9月27日
各族文化交相辉映,中华文化历久弥新,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。
——2019年12月19日
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、中华精神,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。
——2020年9月8日
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休戚与共、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。
我们可以看出,“文化自信”是事关国运兴衰的大问题,是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的重要议题。一些嗅觉敏锐的品牌人已经在借助这股“文化”东风大势,做了很多经典案例。最为广为人知的就是“故宫系列”的品牌活动。
在中美经济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,可以预见,“文化自信”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议题。所以品牌人仍然可以在这个富矿中继续深入挖掘。
那么问题来了,在不断“求新求变”的品牌操作中,怎样借助主流话语框架,在“内循环”市场打好“文化自信”牌,既能贴合主流话语,又能“花样翻新”?
如何借势“文化自信”做品牌?
其实习大大反复提及文化自信的讲话中,已经给出了重要线索。
首先,第一个发力点就是“对话”——同历史对话。
习近平在文联大会的讲话提到“同历史对话”,并且指出同历史对话的功能是让“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、把握当下、面向未来。”
在品牌操作上,回到历史,用现代思维与古人对话,必然会产生具有冲突性、戏剧性的效果,既可以获得更多的品牌曝光度,又可以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,默默输出品牌理念、建立品牌好感度。
近期大火的三星堆遗址,成就了《国家宝藏》和众多借势的营销号。敦煌莫高窟变身“网红”古迹,成了品牌争抢的香饽饽。按照中华文明的历史丰富度来看,“同历史对话”还有更多的形式和题材可以深入挖掘。
第二个发力点,就是“融通”——各族文化互鉴融通。
习近平曾发表讲话提到,“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、博大精深,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。”“各族文化交相辉映,中华文化历久弥新,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。”
中国的民族文化又是一座富矿,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融通就像是两座富矿之间的化学反应,“兼收并蓄”和“交相辉映”是两大关键词,可以发掘的品牌营销的“点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
旺仔牛奶“56民族限定版”是打在这个点上,虽然并不是很深入,但还是掀起了社交媒体的一轮话题热议和线下抢购。相比旺仔的浅尝辄止,品牌在这个点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。
第三个发力点,就是“中华魂”——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体系。
习大大提出,“中华文明5在长期演进过程中,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、看待社会、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、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,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,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。”
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、文化内涵、精神品格是文明之“魂”,利用浩如烟海、有序传承的文献典籍提炼文明之“魂”,与品牌精神有机地结合,很容易找出交集区域并引发受众共振,达到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的双重功效。
在王者荣耀的李小龙皮肤营销中,让武术文化在数字时代得到弘扬。这个活动形成了腾讯游戏品牌、佛山城市目的地品牌、南派武术文化品牌,三个品牌主体的“多赢”。接着又有了鲁班七号的“醒狮”皮肤营销,让佛山“醒狮文化”作为城市名片借着春节再次出圈“火爆”。
未经本站允许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抄袭本文,部分素材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,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pinxinnet.com/a/1640.html